近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發布最新的《全球宏觀展望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1%上調至1.9%,同時,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左右,中國也成為穆迪上調2020年增長預期的唯一經濟體。中國二季度GDP反彈強于預期、主要經濟指標加快恢復,是穆迪此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主要原因。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以下簡稱“資源稅法”)已于2019年8月26日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20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9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稅務講堂”再次開講,財產和行為稅司副司長劉宜詳細解讀了資源稅有關政策和征管服務措施。
近日,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下發《關于用好財政扶貧資金項目支持克服洪澇地質災害影響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統籌災后恢復重建和脫貧攻堅工作,有效克服洪澇地質災害等對脫貧攻堅的影響,認真做好受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防止因災致貧返貧,確保如期全面脫貧。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以下簡稱“資源稅法”)將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這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和完善地方稅體系的重要舉措。
2020年8月30日,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主辦、CF40資深研究員肖鋼牽頭負責的《2020·徑山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主題為“‘十四五’時期經濟金融發展與政策研究”。這也是CF40連續第四年發布《徑山報告》。
近日,商務部會同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商務部 科技部公告2020年第38號,以下簡稱《目錄》)。商務部服貿司負責同志就《目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近日,商務部、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商務部 科技部公告2020年第38號,以下簡稱《目錄》)。
日前,上海青浦、蘇州吳江、嘉興嘉善三地稅務局共同簽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涉稅事項跨區域通辦合作備忘錄》,推出首批4類15項涉稅事項跨區域通辦清單。
2020年7月24日,工信部向社會通報了58家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企業的名單。截至目前,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核查復檢,尚有8款APP未按要求完成整改(名單見附件)。
家統計局8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總體平穩;1至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5325億元,同比增長3.4%,增速比1至6月份提高1.5個百分點。
根據《國務院關于同意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批復》,商務部印發了《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全面深化試點地區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涪陵區 等 21 個市轄區)、海南、大連、廈門、青島、深圳、石家 莊、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合肥、濟南、武漢、廣州、 成都、貴陽、昆明、西安、烏魯木齊、蘇州、威海和河北雄 安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陜西西咸新區等 28 個省市(區域)。試點期限為 3 年,自方案批復之日起算。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國家化肥商業儲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就《辦法》回答了記者提問。
2019年8月,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6個自貿試驗區和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設立運行。商務部自貿區港司司長唐文弘9月2日在商務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一年來,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立足區位特色優勢,突出差別化探索,加強系統集成,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總體方案確定的713項改革試點任務平均實施率接近80%。初步實現了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加強改革探索的設立目標,更好服務了我國全面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
商務部自貿區港司司長唐文弘9月2日在商務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今年以來,商務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六穩”“六保”要求,指導全國18個自貿試驗區在穩外貿穩外資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9月1日,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介紹了2020年1-7月我國服務貿易總體情況。上述負責人介紹稱,1-7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服務貿易規模下降,但服務出口表現明顯好于進口,貿易逆差減少,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高。1-7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26193億元,同比下降15.2%。其中,出口10852.7億元,下降1.4%;進口15340.4億元,下降22.8%。
9月1日,財政部官網發布了2019年彩票公益金籌集分配情況和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安排使用情況公告。
據商務部監測,上周(8月24日至30日)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4%,生產資料市場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2%。
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舉措公布,既有地方政府集中公布房地產調控政策,也有多個部委相繼召開相關工作會議部署調控監管工作。
標普信評近日發布報告表示,8月20日房企座談會體現的政策信號,從長期來說能增強行業的抗風險能力,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但短期來說,有可能增加一些企業的流動性壓力和再融資風險,進一步加速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質量的分化。
為緩解房企壓力,今年,多地從供需兩端出臺了包括延期或減免繳納稅款、延期支付土地出讓金、放松預售條件等扶持政策。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房地產市場各項相關指標有所改善。
8月18日,在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金誠”)主辦的“后疫情時代的企業信用分化”專場上,東方金誠工商企業二部總經理莫琛表示,2020年,我國又走到了一個歷史的十字路口,國內產業結構升級任務緊迫,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在風云變幻的內外部形勢下各行業走勢有所分化。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總體平穩;1至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5325億元,同比增長3.4%,增速比1至6月份提高1.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8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采購經理指數(PMI)走勢平穩。其中,制造業PMI為51.0%,比上月略降0.1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2%,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4.5%,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
剛剛過去的一周,注定要在我國金融市場發展歷程中留下濃重一筆。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改革后首批18家IPO企業集體上市;深圳特區喜迎40歲生日;美國運通與連連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在華合資的清算機構連通公司于杭州揭牌……一個個新聞事件,展示出我國不斷深化經濟金融改革的累累碩果和堅定開放市場的決心。
2020年8月25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主辦、“免稅視野”國際合作平臺(TR Outlook)承辦的“‘免稅視野’啟航發布會”在京成功舉辦。
2020年8月12日,畢馬威首次發布了《中國領先消費科技50企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為促進中國消費科技領域的發展以及為該領域內創新創業企業的成長提供支持,畢馬威發起,并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指導下設立消費科技50 企業榜單,通過線上模型多維度評分和線下專家團隊實地訪談相結合的綜合評選機制,發現致力于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的消費科技領域內高成長企業,助力消費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創新。
2020年1-7月,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發展整體向好,業務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利潤和研發投入保持平穩,各類互聯網企業為社會經濟生活各方面提供信息服務、互聯網平臺服務,實現自身良性發展。
據商務部監測,上周(8月10日至16日)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比前一周下降0.4%,生產資料市場價格比前一周下降0.1%。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8月20日在商務部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介紹稱,2020年1-7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236.5億元人民幣(折合602.8億美元),同比下降2.1%。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8556.7億元人民幣(折合1217.5億美元),同比增長4.3%;完成營業額4912.6億元人民幣(折合699億美元),同比下降10.5%。
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1至7月份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4725億元,同比下降8.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575億元,同比下降11.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61150億元,同比下降6.2%。全國稅收收入98509億元,同比下降8.8%;非稅收入16216億元,同比下降7.7%。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中國銀行業協會第二年面向社會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發展情況的專業性報告。
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600萬例
河北固安,落實“六穩、六保”助力經濟恢復
法蘭克福:疫情下的火車站
銀行開辟信貸全流程綠色通道服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