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金融基礎數據統計制度》(以下簡稱《制度》),并將于9月正式啟動實施金融基礎數據統計工作。此舉將為改進新時期大國金融數據治理凝聚更多共識,也進一步堅定了我們深化金融業綜合統計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自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發布以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取得先行效應。2020年5月14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及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提出了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具體舉措。隨后,廣東省印發《關于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的實施方案》,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多條舉措,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礎設施融合發展正加速推進。
創建“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機關黨建的重要任務,也是各級黨組織必須認真研究推進的重要課題。人民銀行被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選定為六家創建試點單位之一,自2020年2月創建開展以來,銀川中心支行大力組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以及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寧夏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相關文件,結合總行創建工作部署與實際,迅速定方案、列清單加緊安排落實,并根據7月1日起全面恢復分省管理職責,著手督促推進寧夏轄區的創建工作。綜合前期創建工作的觀察與思考,筆者認為解決好“怎么看、怎么辦、怎么干”三個維度的問題,對加強新形勢下分支行機關黨的建設,持續推進模范機關創建工作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強調,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一個關鍵。制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力更生奮斗,靠自主創新爭取。寶武集團廣東韶關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韶關鋼鐵”)作為廣東省最大的國有鋼企,依托金融支持,以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為主攻方向,從一個瀕臨退市的企業脫胎換骨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個老工業基地產業鏈轉型升級示范區的制造業龍頭企業,是廣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本文以韶關鋼鐵轉型升級之路為切入點開展專題調研,為鋼鐵制造的轉型實踐總結經驗,為金融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
“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在“六保”任務中,保市場主體既是關鍵環節,也是維護經濟平穩運行的關鍵因素。加大穩企業保就業的金融支持,就是要通過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穩住市場主體信心,穩住經濟基本盤穩,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贏得空間。
創建“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是黨中央對新形勢下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機關黨建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作為人民銀行基層機構的黨員領導干部,我們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發展的創新理論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中央及總分行黨委創建工作部署,帶領全體黨員走在前、作表率,把黨性與人民性融入基層央行黨建血脈,用紅色基因為基層央行事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催生無限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機關黨建工作才能找準定位。近年來,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明確黨建融合工作思路,著力推進黨建與領導班子、干部隊伍、業務工作“三融合”,有效地回答了基層央行黨建工作“怎么干”“干什么”的問題,轄區黨建根基進一步夯實,黨建統領作用進一步發揮,推動多項惠民措施精準高效落地,形成4張河南“金融名片”,實現了黨建與基層央行履職“雙促進、雙提高”。
日前,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無論從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我們考慮問題的重點,都需要有所調整。近年來,尤其在疫情影響下,金融科技引領的非接觸式金融服務,已經成為數字化時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著力點。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顧雷圍繞民法典涉及金融領域擔保抵押的法律問題接受專訪,同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許可發表署名文章,探討了民法典作為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法律的重要意義。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房地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蔡真對本報記者表示,房地產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由過去對經濟的拉動以及財富效應的正面作用,轉變為對經濟的拖累以及債務效應的負面作用,因此應堅持“房住不炒”精神,加強長效機制建設。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就此,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形勢研究室副主任劉雪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當前應進一步提升政策制定的針對性和前瞻性,更大力度激發有效需求,暢通供需循環,最大限度挖掘生產要素的潛能和活力,加快經濟持續復蘇進程,推動經濟增長盡快步入正常運行軌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但二季度經濟復蘇勢頭明顯,GDP增幅為3.2%,較一季度大幅回升10個百分點,呈現明顯的V型復蘇態勢。在經濟恢復過程中,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六穩”“六保”舉措非常及時且至關重要。就目前宏觀經濟特征、未來走勢與政策取向等問題,記者日前專訪了本報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博士。
央行精神是央行文化理念的集中體現。要塑造央行精神,必須將央行文化貫徹到基層央行的精神文明建設實踐中去,以此取得全體員工廣泛的價值認同,不斷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員工超越區域、崗位等方面的差異,充分發揮自身潛能,以良好的精神風貌、積極的工作態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推動基層央行履職能力的提高。
2019年是中國金控集團行業經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一年。基于行業主要上市公司2019年報披露的公開信息,我們從行業內規模體量、發展思路、業務結構、是否有相對獨特的競爭優勢、運營績效和風險管理能力等方面,繼續對國內有代表性的11家大型金融集團的經營發展情況進行跟蹤研究。
堅持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實施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促進資本要素在境內外市場和更高層次的優化配置,是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方向。短期資本具有資本數量大、流動性強、流動形式多樣的特點,是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短期資本又具有以投機為目的的高流動性,給金融市場管理者帶來挑戰。本文對日本短期資本流動管理的主要做法進行歸納概括,并對我國短期資本流動管理提出政策建議。
自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構成全球大流行以來,5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惡化。截至8月中旬,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000萬例,死亡病例超75萬例。年初以來的全球“戰疫”,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如中國和部分歐洲國家新增確診病例快速下降,疫情趨于穩定,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在疫苗批量生產全面上市之前,全球疫情拐點遠未到來,國際疫情仍處于較長的高峰平臺期。
國債發行要符合財政管理安排,適度的規模計劃既不能超出支出的多發也不能無約束地進行財政赤字的貨幣化。對于常態化發行的普通債券,調整期限結構,選擇重點期限品種,通過增加單一債券續發規模和發行頻率的方式,可以增強單一債券的流動性。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經濟內循環為主的經濟雙循環的戰略實施,將涉及我國經濟秩序、經濟要素的重新組合,以消費和投資為主體的內需發展將提到更高的位置,資源將向這兩大基礎引擎集聚的力度加大,圍繞這一目標在體制與機制上也會做出重大調整,同樣,這一系列變化對商業銀行而言,其影響是基礎性、全面性的。因此,客觀分析經濟雙循環特別是經濟內循環對商業銀行帶來的機遇,準確把握對商業銀行可能帶來的挑戰,對于科學制定商業銀行的應對戰略,構建商業銀行“十四五”戰略規劃,充分發揮商業銀行在經濟雙循環中的作用,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消費領域數字化轉型迅猛發展,涌現出阿里、騰訊、京東、美團等平臺型企業,但產業領域數字化轉型明顯滯后。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升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加工能力,促進信息平臺場景化應用,將推動網絡互聯的移動化、泛在化和信息處理的高速化、智能化,構建“人—網—物”互聯體系和泛在智能信息網絡,對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將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現代化美麗鄉村的重大決策部署。鄉鎮國庫的設立,使鄉鎮形成了“一級預算、一級財政、一級國庫”的完整財政體系,加強了國庫服務支持鄉村振興的力量。從調查情況看,鄉鎮國庫在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由于鄉鎮國庫設立時間短,在員工配備、內部管控、信息系統建設等方面,還有一些亟待補短板強弱項的工作要做。
經濟責任審計作為對領導干部履職情況的管理監督,在促進規范管理、提高工作成效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做出了相應調整,但還需進一步完善。
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
印度:市場重開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600萬例
河北固安,落實“六穩、六保”助力經濟恢復
法蘭克福:疫情下的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