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是近年來一項重要工作,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篇幅大幅壓縮,但其中仍用專門一段部署此項工作,強調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調整措施、簡化手續,促進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復業,以公正監管維護公平競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放管服”改革同樣涉及金融領域。去年6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外資對證券、基金、期貨及壽險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7月,人民銀行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全面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10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簡化相關業務操作,便利銀行和企業等市場主體合規辦理外匯業務。
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的殷殷囑托。重慶作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關口和三峽庫區的腹心地帶,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肩負著重大使命。“重慶的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好生態的經濟效益也慢慢體現出來了。”這是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開發銀行重慶分行行長王衛東對這幾年重慶綠色發展成效的真切感受。
“梅行長,您今年主要關注哪些金融與民生話題呢?”今年兩會,記者與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行長梅世文開啟了電話連線采訪。
在浙江,民營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民營經濟強則浙江強,民營企業好則浙江好。那么,如何引導資金更好地流入民營和小微企業,保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穩經濟運行?兩會期間,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殷興山。
作為河北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陳建華連續三年向人大會議提交的建議都聚焦雄安新區。今年參會,他帶來了《關于大力發展雄安新區綠色金融的建議》和《關于構建雄安新區金融大數據中心的建議》。
“親耳聆聽總書記指示,心情無比激動。”在5月23日全國政協經濟界聯組會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進出口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曉煉圍繞“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作用”的主題,向習近平總書記和各位委員作了發言。
作為來自央行系統的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沈陽分行行長朱蘇榮心系我國金融事業發展,密切關注金融領域改革,今年提交了《關于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建議》《關于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建議》以及《關于制定和實施中國金融教育國家戰略的建議》。這三份建議凝聚著一位人大代表的責任智慧,也飽含著一位央行人的金融情懷。
加快金融領域立法、積極完善法律體系建設,是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履職這幾年積極建言獻策的側重點。今年他帶來的7份議案或建議中,就有5份與法律法規的修訂完善有關。從建議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促進條例,到制定金融機構破產法、縣域金融促進法、信用信息公開和保護法,再到修改義務教育法,把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處處貫穿著白鶴祥“立良法、保善治,強經濟、保民生”的履職初衷。作為一名來自金融系統的代表,他希望通過及時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促進經濟金融發展,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
“今年我向全國人大會議提交了兩份建議,一份關乎中小企業融資,另一份關乎涉眾性社會資金管理。”日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銀保監會信托部主任賴秀福接通《中國金融家》記者的電話,直奔采訪主題。
“今年不設置具體的經濟增長目標,但并不代表沒有目標。”王天宇說,“今年的重點任務就是抓好‘六穩’‘六保’。工作報告緊緊圍繞‘六穩’‘六保’布局宏觀政策、安排具體措施,大力減稅降費,進一步加大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保企業運轉、穩就業的力度。無論是不惜代價抗擊疫情,還是狠抓‘六穩’‘六保’要求,處處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讓全國人民既暖心,又充滿信心。”
“報告通篇貫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特別是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接受本刊采訪時,周曉強告訴記者,聽取政府工作報告后,他最深的兩點感受,一是報告堅持實事求是,談成績不回避問題,特別是受疫情影響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對今年經濟發展不設具體指標等,都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二是報告的工作部署和政策著眼“六穩”“六保”,相關政策力度和針對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讓人民群眾實現對美好金融生活的向往,是金融人的奮斗目標。金融為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這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周振海2020年履職故事的主題。從加快推進數字普惠金融全面發展,到加快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立法工作……為滿足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水平提升的迫切需要,周振海積極提出建議,以拳拳之心寫實一位“老代表”的責任擔當。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主題。無論對于“主體”還是“主題”,皆需金融的鼎力支持。為穩住經濟基本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行長王玉玲建議,兼顧平復短期沖擊和長期機制建設,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破解企業融資難問題,圍繞企業做好金融服務“大文章”,讓信心“強起來”,讓企業“活起來”。
“李委員邀你來留言,速度!”最近“光大未來”公眾號的這篇推送吸引了記者的關注和參與——“建議加大對旅游消費的支持,多做一些像古北水鎮一樣的精品景區”。令記者欣喜的是,這條留言得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李曉鵬的親自回復。他說:“實現烏鎮、古北水鎮的可復制是光大的追求。此外,我們還在積極拓展旅游的其他功能,比如:我近期一直關注通過成立公益基金的形式來推動貧困地區青少年研學旅行的可行性。”
國內需求尚處于恢復之中,國外需求又按下暫停“按鈕”,企業的產能該送往何處,去哪里尋找市場?今年,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金李為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帶來多份提案,蘊含其中的“內需”“外需”成為解答這些問題的關鍵詞。會議期間,本刊記者對金李進行了采訪。
雖然今年全國兩會召開的時間從春天延到夏天,但全國政協委員、中原銀行董事長竇榮興依然早早做好了準備。他告訴記者,雖然會期縮短了,但履職不能“縮水”。
“為民生,發心聲,是我作為一名經濟界別政協委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聯原董事長葛華勇帶來的這兩份提案,傳遞出濃濃的民生情懷。
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行長郭新明認為,應以此次疫情防控為契機,從頂層設計上考慮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前提下,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發揮好政府和市場“雙輪”驅動的互補效應。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社會資源的集中承載者和關鍵分配者,可以作為公共財政的有益補充,在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發揮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部署,“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要落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舉措,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對此,在今年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解學智提交了《關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促進鄉村振興》的提案。
“為農商行代言、為老百姓發聲,是我的職責所在。”作為一名來自農村金融戰線的全國人大代表,孔發龍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努力在擔當作為中履好職、盡好責。
“能夠在特殊時期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我感到更加莊嚴神圣,更加鼓舞振奮。”全國人大代表、吉林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劉峰在接受《中國金融家》記者采訪時說:“經過全國上下幾個月的努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在這樣的背景下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我更加深刻體會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勢,感受到我們黨和政府的務實高效和責任擔當。”
今年,金鵬輝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打造長三角區域綠色項目庫的提案》《關于建立金融法治試驗區的提案》《關于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 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提案》等多份提案,在關注上海以及長三角經濟金融發展的同時,也將目光聚集在打造國際化法治化金融環境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擔保的難題上。
兩項議案、三條建議、九份發言——今年參會,全國人大代表、城銀清算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城銀清算”)董事長崔瑜準備充分。履職第三年,崔瑜人大代表的身份未變,但工作崗位發生了變動。2019年,她從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原行長的崗位調任為城銀清算董事長。“不論職務和工作崗位發生何種變動,我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不斷提升履職能力,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這是永遠不會變的。”她在接受《中國金融家》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小微企業是市場主體的生力軍,更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作為“六保”工作的重要著力點,如何保市場主體,特別是保小微企業,成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長張智富重點關注的話題
“對普惠金融,有兩個問題是我非常關心的,一個是制度的頂層設計問題,一個是升級和持續性問題。”同往年一樣,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行長徐諾金與記者的對話,依然是從他重點關注的普惠金融展開。在采訪中,徐諾金從普惠金融“蘭考模式”的實踐經驗,談到普惠金融立法的勢在必行;從河南的“百千萬”三年行動計劃,談到補足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短板;從“861”金融暖春行動,談到了全面助力實體經濟復工復產。
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
工行遼寧省朝陽分行開展“厲行節約杜絕餐飲浪費”活動
請農技專家助村民增收致富
人行再貸款助推“六穩、六保”落實處
山東滕州農商銀行深入田間送服務